秋窗风雨夕赏析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4-10-29 21:11:58
红楼梦是我们大家都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为了能够更好的让我们大家去了解红楼梦这部作品,接下来我们学大教育的专家们就为我们的同学们带来了秋窗风雨夕赏析,相信我们大家一定会爱上这首诗的。
《秋窗风雨夕》是我国著名古典名著《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女主人公林黛玉所作的一首古风体诗。
林黛玉病卧潇湘馆,秋夜听雨声淅沥,灯下翻看《乐府杂稿》,见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林黛玉《春江花月夜》系初唐诗人张若虚所作,是一首写离愁别恨的歌行。本诗在格调和句法上都有意模仿它。“代别离·秋窗风雨夕”,“代别离”是乐府题。代,犹“拟”,仿作的意思。用“代”字的乐府题,南朝诗人鲍照的集中特多。一般情况下,乐府诗不另外再加题目,这里因为又仿初唐歌行《春江花月夜》而作,所以又拟一个字面上与唐诗完全对称的、更具体的诗题。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耿耿——微明的样子。另一义是形容心中不宁。这里字面上是前一义,要表达的意思上兼有后一义。
助凄凉——庚辰本另笔涂去“凄”字,添改作“秋”,当是为复叠“秋”字而改,有损文义,不从。
秋梦绿——秋夜梦中所见草木葱笼的春夏景象。程高本作“秋梦续”,“续”与“惊破”相反,又与下句“不忍眠”矛盾。
秋情——指秋天景象所引起的感伤情怀.
“自向”句——暗用唐代李商隐《嫦娥》诗中“云母屏风烛影深”句意,写寂寞。泪烛,熔化的蜡脂如泪,故名。也是以物写人。“移”,程高本作“挑”,灯草才用“挑”,烛芯只用“剪”。
摇摇——指烛焰晃动。
爇(ruò),点燃。
檠(qíng),灯架,蜡烛台。
“谁家”二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小说中所谓拟其格,这类句法最明显。
罗衾——丝绸面子的被褥。
不奈——不耐,不能抵挡。
残漏——夜里将尽的更漏声。
连宵——整夜。
脉脉——通“霢霢”,细雨连绵。
飕飕——状声词,形容风声。
寒烟——秋天的细雨或雾气。
滴沥——水珠下滴。
秋天花草凋零,微明的灯光使秋夜显得更加漫长。
已经觉得窗外是无尽的秋色,哪能忍受秋日的风雨使秋天更加凄凉。
秋天的风雨来的何其迅速,惊破了梦中的绿色。
怀着秋日的感伤无法入眠,向着屏风移动流泪的蜡烛。
晃动的烛焰点燃了短柄的灯台,牵动了愁怨和离别的情绪。
谁家的庭院没有秋风侵入,那里秋日的窗外没有雨声?
丝绸的被子无法抵挡秋风的力量,秋夜将尽的更漏声催来更急的雨声。
整夜连绵的秋雨,就像陪伴着即将离别的人哭泣。
庭院在秋日雨雾笼罩下更加萧条,窗前稀疏的竹叶上时有水珠滴落。
不知风雨何时才能停止,泪已经打湿了窗纱。
秋窗风雨夕赏析已经详细的介绍给我们的同学们了,我相信我们的同学们通过这篇文章一定能够很好的去掌握这首古诗的。
热门资讯

-
宜兴市实验中学在哪_环境怎么样-图
2018-10-10 -
初中三年最完整的学习规划,考上重点高中的都看了!
2017-09-27 -
2018高三全年规划与策略,快快收藏备用吧!
2017-09-27 -
中等生为什么很努力成绩却上不去?
2017-09-27 -
高考英语10个魔鬼动词记住了,至少提高30分!
2017-09-04 -
父母规12条:为了孩子,请每天大声朗读三遍
2017-09-04 -
很多父母,就是输在三观太正上
2017-09-04 -
上高中后迟早要知道的9件事!知道了,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2017-09-04 -
【开学季】九幅图,九句话,送给每位老师,共勉!
2017-09-04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