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百问百答】孩子自以为是怎么办?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7-05-17 13:15:32


问题与现象:

六年级的强强有些固执,而且总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弹钢琴,练了两遍就说:“我都会了!”可是第二天再弹全部是错的;教题目的时候不看,总是说:“我会!”结果到自己做的时候就是错的。玩耍时提醒他注意安全,总说:“没事的,我不会摔的!”结果没多久就摔了。孩子这样自以为是,该如何是好呢?

原因分析

孩子自以为是,是一种自我认知的偏差,表现为高估自己的能力,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听不进别人的意见,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在对自己的评价中,多看到自己的优点,很少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形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下:

1.孩子方面

(1)先天的人格特征。一般来说人有四种人格特征: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多血质,每个孩子一出生就有自己的性格类型倾向。其中,胆汁质的孩子比较自信,独立性和自主性都很强,往往会忽视他人的善意忠告,一意孤行,酿成苦果。

(2)心理叛逆期。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会经历一段反抗期,这是一个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必然会经历的阶段,可以说孩子的叛逆是人性的本质使然。一般来说,在这个阶段的孩子也会比较容易自以为是,青春期的孩子尤为典型。

2.家庭方面

(1)过分的鼓励和泛泛的表扬。孩子的心智还不成熟,对自我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来自家长的反馈。家长对孩子鼓励的初衷是好的,可以树立孩子的自信心,然而一旦失去了度,“鼓励式教育”脱离客观实际,便容易让孩子变得自负。同时,鼓励也需要技巧,若鼓励没有针对性,只是泛泛地说“你真棒”,孩子容易盲目地觉得自己什么都好。

(2)挫折教育的缺失。挫折是指个体需要的满足受到限制或阻断而引发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即俗话所说的“碰钉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体验成功,同样需要体验失败。现如今,独生子女家庭居多,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程度也较高,很容易出现家长对孩子过度呵护、事事迁就的情况,孩子体验不到失败,或者失败后很快被转移注意力。

另外,同伴交往的缺少、活动圈子过于狭小也会影响孩子看问题的视角。

对策 

1.认知调整

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首先需要帮助孩子重新认识自我。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谁也不例外。帮助孩子认识到他自身也存在缺点,这很正常。优点和缺点都不是绝对的,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引导孩子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2)“我不是世界的中心”。这个世界有它的运行规则,大部分人能够影响的只是周围的少数人。家长围着孩子转是因为血缘亲情,但外面的世界不一样,孩子需要学会自己处理事情,融入社会。

(3)“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觉得自己厉害,被别人承认厉害都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如果从更大范围来看的话,更厉害的人比比皆是。孩子需要学会将自己的水平放在一个更大的范围上去看。

2.行为改变

(1)模仿学习。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设计示范动作,向孩子呈现行为榜样,学习新的行为模式,当孩子出现正确模仿行为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帮助孩子认识规则,学会遵守规则,同时增强同伴交往。

家庭教育建议

1.沟通=70%情绪+30%内容。首先,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需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以良好的态度对待孩子,不可急躁。

2.给予孩子恰如其分的肯定。避免因过度夸大他的成绩,导致他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实际能力,同时让他清楚,人的这一生如果只盯着自己的成绩,不能放眼周围的世界,就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与无知。

3.家长不要太热心,要让孩子自己领悟到他其实是需要别人的意见和帮助的,得到别人的意见和帮助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4.让孩子承担一些后果。如果孩子固执己见,而且事情并不很重要,不会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时,让孩子按自己的方式行事,并且要真的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这样他以后才能学会服从。

5.让孩子学会适当的“服从”。不用事事以商量的口吻表达,有些意见和要求应该直接、不容置疑地提出,“服从”同样是孩子需要学会的。学会适当的“服从”,可以使孩子更好地融入群体,赢得更多自我发展的机会。

一对一,个性化,就要选学大!

即刻拨打400-810-5678,即可咨询报名,速速行动起来吧~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